長久以來二胡技術一直是封閉式,怎麼說呢?

傳統社會師傅帶徒弟,手傳手式習藝,競爭中強烈門戶之觀念,自家技術心得向來列為秘密不外傳,老師傅靠的是經驗以及個人資質領悟,西方長久以來科學習慣早已將提琴基本技術數據,透過研究紀錄分析而能夠廣為流傳分享,墊高製作技術基礎,讓產品精緻優良。

二胡樂器製作中牽涉到,手工藝、物理、化學、材料、物理聲學種種理論知識,製作者同時最好能具備一定演奏能力,如能讓更多年輕一代加入製作研習,年輕世代本身就具備各領域專業知識,研習樂器理論知識加以建構出來技術,將二胡再推向更高一層品質領域。

一直以來二胡改良未曾中斷,雖然眾多前輩孜孜不倦經營著,至今卻沒有完整製作技術工藝流程的文獻。

雖然許多演奏家及國樂界前輩也提出許多改良方向及意見,卻未能與製琴師或學術單位搭配形成系統化, 加上二胡採用天然材料,先天上材料本身特性不確定不一致性,才讓二胡變得不可捉模。

能工巧匠憑著手感能摸出些微木板厚度變化,這可是累積數十年經驗及過人天份,厚度規可量測百分之一釐米厚度變化,豐富經驗老手靠按壓二胡皮膜及回彈力道,感受皮膜張力跟抗張力以及拉力值,張力計拉力計這類工具就能提供量化數據,舊時代靠手指彈琴皮聲音去辨別適當蒙皮的鬆緊,現在可用測頻率工具代替。

以往這些量測工具所費不貲,而今手機APP即具備這些基本功能,能善加運用則事半功倍。 

 

20170926 補充

資深匠人凋零後一切歸零重來,在困苦農業社會教育並不普及,即使想寫能表達也受限,因此很多技藝流失,網路時代知識來源不虞匱乏,先借鑑西方樂器製作知識.理論.方法,

早期練功房有許多討論可惜早已流失,吹鼓吹網站還可以找得到一些資訊,二胡王 王瑞泉大弟子任建一先生是第一人把西方科學觀念引進二胡製作,並且將許多研究實驗寫在他的部落格。

 吹鼓吹網站二胡論壇 http://suona.com/forum/forum_topics.asp?FID=2

任健一先生 搜狐博客 http://r5584.blog.sohu.com/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renjianyi

科學往往都是有了新事證可以推翻舊理論,今日科學不就是這樣不斷推陳出新進步而來,這些新理論跟技術方法都在介紹說明更有效率完成更理想成品的內容,而沒有人會去過度強調舊論點的缺失。如果您有心得,也可以寫出來分享大眾。

 

_1215776.JPG火焰紋4.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楊正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