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二胡要蒙多緊才恰當,老一輩師傅用手指彈聽音高,彈中央的話聲響太大,耳朵受不了,所以輕輕彈邊邊嗎?
請看以下分析
簡便方法
準備一個對照用標準琴筒(已蒙皮),無論天晴刮風下雨,對照筒出現上升或下降頻率,蒙皮比照著蒙。
琴皮基本頻率,理想數值是多少,用現場調研方法,找幾把成品標準琴,就是聽起來不會太緊或太鬆的琴,把墊布跟琴碼取下,用細棒(隨手可得衛生筷)敲擊一下琴面,即可獲取參考數值。
對於當下氣候影響,則敲擊對照筒取得正負誤差值,作為修正值。
敲擊棒 粗與細
粗敲擊棒敲擊受迫振動激烈無明確音高量測不易
粗敲擊棒敲擊受迫振動激烈無明確音高量測不易
細敲擊棒,音高容易量測
細敲擊棒,音高容易量測
這是細棒敲擊聲音,前3次敲擊聲是琴筒後封閉,後面3響是琴筒開放
細棒敲擊中心點,琴筒後方開放(有音窗)
細棒敲擊邊緣1.5公分處,琴筒後方開放(有音窗)
細棒敲擊中心點,琴筒後方封閉(有音窗)
細棒敲擊邊緣1.5公分處,琴筒後方封閉(有音窗)
前三響為細棒封閉,後面三響為開放
用細棒敲擊中心與邊緣部分,測得音高相同,琴筒後口開放較封閉測得音高較高,約高出50HZ,後口不封閉琴皮無空氣阻力所以振動頻率較高,有些老琴偏悶也會拿下音窗增加亮度
粗棒敲擊中心點,琴筒後方開放(有音窗)
粗棒敲擊中心點,琴筒後方封閉(有音窗)
前三響為粗棒封閉,後面三響為開放狀態
粗棒敲擊後口封閉與開放,音高差距很大
傳統製琴藝人,是使用手指輕彈敲,靠近耳邊聆聽音高,傳統蒙皮工具使用木鼓(註1)重量輕,拿到耳邊輕彈不費力,通常製琴工作場還有其他環境聲,如工作發出聲響,靠近耳邊聆聽音高,相對準確,如果使用測頻儀器,應力求環境靜音。
後口封閉,指彈中心(此法音量極大,耳朵無法承受)
後口封閉,指彈邊緣1.5公分處,音高明確
前3響指彈中心,後3響彈邊緣處
說明: 麥克風收音距離1.2公尺
無論用指彈或用棒敲,離邊緣1.5~2公分處測得音高相對穩定。
註1 : 木鼓是傳統逢棍法常用工具,圖片來源 http://blog.sina.com.cn/pongshuguang
這是日本一位二胡愛好者2012年網頁 探討最佳蒙皮張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