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國粹先生是上海市一位著名收藏家,也是一位胡琴演奏家,這兩篇影片用實物演示低音大胡缺點,也展示革胡內部傳動構造。
創辦 國粹藝術胡琴收藏館
0722補充 :
音域不夠寬,所指可使用音域,正常表現音域,弦發音無論長短,定好一個音階,按住弦長三分之一處就音高增加五度,按住弦長二分之一處音高就增加八度,因此音域是不變的,不論弦長短也都是一樣,增加弦長度並不會增加音域,這是物理定理,畢式定理。
當弦長較短時,音階與音階距離變得很接近,不容易按弦
音域不夠寬 這裡所指可發出正常樂音的音域不夠寬,譬如高把位發出樂音,無法擔任演奏任務
大革胡內部構造解析
來源: 國粹藝術胡琴收藏館
網址 : https://www.ixigua.com/home/2744828819672440/?source=pgc_author_name&list_entrance=shortvideo&wid_try=1
琴碼是將弦振動波傳遞到振膜上,接觸弦部份可視為輸入端,接觸膜面可視為輸出端,當輸入端面積等於輸出一端時,為振動波橋梁。
琴碼輸出端也就是碼底部,接觸振膜那一端面積較大時,振波就平均擴散在碼底當然就變弱,想像一下手電筒照射越擴散光線範圍越大亮度越低,另外又加上體積增大質量消耗振動能。
大振膜面需要較多動能才能振得起來,除了用較粗的弦以外,碼也不使用跟二胡相同圓底。
板胡需要高亢明亮音色,使用城門型琴碼,碼底是分開的可隔開內外弦振波
低音民族樂器模面面積大,加高琴碼增加弦振動能傳遞,才足以驅動
又增加音域需要較多根弦,琴弓夾在兩弦之間自然不敷使用。
講述東西要有科學依據,合乎邏輯,才能供人檢視是否有道理,不能用武大郎心態,比我高的都不行,光靠夸夸而談的包裝欠缺說服力。
留言列表